AA 产品三部曲(三):如何导入用户

    微信是中国最大的社交软件,虽然我们口中说着不好用,但我们仍然会用它。它只有着最常用工具通讯,最稳定而且最能打的社交网络,最重要的有着中国最全最大的关系链。它的用户数量最多,你在国内无论熟人和陌生人,都可以通过微信去触及。所有产品缺的是都是用户,你新做产品做私域,最先的就是拉微信群,你的用户如果想要更多时间沟通,也同样会引入微信。这在Web3同理,你无论做哪种应用,产品做好第一个问题就是用户从哪里来。用户在哪里新应用最容易的是宣传老用户,早早注册好钱包,有收益直接冲进来。但如果只有同一批用户,没有正外部性的收入和新人进来,行业只能陷入内卷循环。新用户第一个难关就是创建钱包,以往等弄好浏览器EOA钱包,写下私钥和转入钱包,光搞懂这些概念就能花大半天时间。除非是名人效应,周杰伦NFT等信念加持,可能大部分就已经放弃了。AA钱包账户提供了便利性,让Web2用户或者新用户能无感进入Web3,Email从邮箱注册登录,Oauth从社交软件导入复用账户,Passkey指纹生物信息来保管资产,这些都能在AA钱包编程解决。但还是一个问题,新用户为什么要用Web3产品,没有强需求或者实用性,Web3能为何种用户提供何种价值。我这里尝试把所有用户进行分类,获取难度递增:1.钱包用户,很愿意学习和不断尝新项目的用户2.了解概念,愿意尝试却有难度望而却步的用户,有些交易所用户3.摇摆观念,概念不太了解但偏实用主义的用户,普通人占大部分4.知道大概,但歪曲了概念认为纯粹炒作的用户由于现有钱包入口仍处在很早阶段,所以拥有EOA的人仍然属于少部分人,有些占据了时代的红利。AA钱包可触及第二部分的人群,降低用户进入门槛,始终还是有限。第三部分普通人占大部分,现实中大部分用户都不是只想金融收益的,只能通过产品自身实力解决。第四部分有些是既有利益者,教育成本太高或因为机制漏洞,其实是最难获取的。其实现有Web2产品和Web3产品无论是体验和思维都是有一定隔阂的,Web2已经发展到精细化阶段了,Web3仍处于蛮荒时代。但我们可以看到,Web2已经发展到瓶颈阶段,用户数已经难以增长,基本没有新平台了,用户注意力和在线时长互相争抢,内容制作只能更加精细。Web2做增长已经很乏力,现在进入互联网并不是很好的时期。Web3衍生出新的价值,密码学研究,区块链基础设施和智能合约带来更多组合性创新,带来价值互联网的新形态。几年螺旋发展,区块链的经济模型不只有旁氏或者炒作,需要更多应用形态,比如Gamefi不应该是fi,而是更好玩的游戏和无缝嵌入的经济模型,Socialfi也不应该是fi,而是更公共的社交软件链上协议,Token的价值和需求不应该只是交易所的玩具,而融入到大部分应用当中。这需要更多专业的人和优秀应用解决。

    但这跟AA什么关系呢?AA技术从来都不是用户大规模进入的决定性因素,AA钱包的属性是很少人用的,但关键的时候提供附加价值。根本的核心在于应用自身开发和产品能力,AA只不过带来更无感的工具入口,更好的应用体验。AA在应用产品的价值体现是在附加价值上,我们在构建一个更公平的网络,你的行为能自由组合并转变成资产,而不是中心化平台去保管数据,你的资产会永久以密码学的形式保存在链上。Web3能比Web2更好是在除了现有的互联网产品,通过链上合约可编程可组合有更多想象空间,开拓了网络新的疆域,这能满足更多样化需求。所以做AA钱包更追求无感,更追求实用,以后有更好的UX和新应用形态出现。用户通过应用无感进来,获得价值,应用更容易接入,专注在玩法和体验创新。AA能让Web3触及更多人,这是毋庸置疑的,也是ETH的发展方向,这种技术成熟后,基本能嵌入所有EVM的应用当中。以前出现的技术,在没有L2之前,一个NFT热门应用就可以把公链堵塞。最早ETH只能承载ERC20,Defi的迅猛发展催生了L2,L2出现TPS更高后,我们才会想做更多非金融应用,如社交,全链游戏。区块链,智能合约,Token,NFT,Swap,L2,Crosschain,AA,Zk,这些都是为Web3走向大众而铺路。在应用爆发前,就必须得打好地基,AA基础设施是大家首先想到的方向。。AA基础设施ETHDenver之后,AA基础设施的井喷式发展。我在这不打算详述,感兴趣可以翻看我的另一篇技术文章:这跟我推测的时间差不多,大家看到AA的复杂性,都会想到AA基础设施,上半年是基础设施的爆发期,下半年是应用的爆发期。事实前两个月也有大量爆发,带来几十万新用户,体量上依然很少。原因在于AA应用的空投效应,通过撒币来获取用户的模式仍然是老用户和旧叙事,补贴撤销活跃度就下降,熊市里事倍功半。(类似当年滴滴补贴打法,快速铺市场拉数据,最终得看持续度和留存率)AA基础设施是可以和AA生态应用强绑定,用户足够大作为AA生态的应用市场或操作系统,这样能与生态强相关和组合性,中间的服务bundler,paymaster也能源源不断产生佣金收入。AA基础设施为了推自己生态,也花费大量经费在于合作和BD,AA生态仍面临标准不稳定和账户割裂的问题,目前仍然完善机制,账户生态间无法兼容互通。我觉得目前AA基础设施仍没有护城河的,就好像我说的只有用户才是Web3产品的唯一护城河。优秀的应用带来足够多的新用户,只要基础设施优质用户足够多,就可以直接迁移到生态的其他应用,就形成不断正向循环的飞轮,能事实成为生态的标准。

    应用使用基础设施能增加开发效率,AA生态割裂也会跟账户体系绑定付出额外成本,优秀的团队为了足够的定制化可能会从头搭起。基础设施需要爆款应用,除了自身BD优秀团队的能力,不亲自下场实践也难出精良作品,这是目前现状。AA基础设施需要扩展更多接触面,更多的验证机制带来更多的场景,或者模块化等弹性扩展机制,支持更多移动端,ARVR等设备,机制在不断完善下可能会单点爆发,量变产生质变。普通用户保证钱包安全性前提下,邮箱,Oauth,Passkey等会降低用户进入的教育成本和更优质用户体验(Auth有很多实现,zk可有效做到去中心化证明,社交恢复是大叙事,只有AA账户大规模使用),并无感拥有个人主权钱包。基础设施一般是大机构联合,深耕AA接入和BD推广。或者依靠平台优势,Safe,Visa也在研究AA,交易所开始推出AA钱包产品争抢用户。也有新团队推出模块化,Passkey,Intent等新标准实现。但如何获取用户,引入更多新用户,打造生态护城河,仍然是所有人面临的最大问题。AA如何导入用户AA基础设施的普适性也许是大机构的机会,但普通人在AA应用上可以做更多。Web2发展已经到达一定瓶颈,已经成为了数据的游戏,产品触达,促活,留存,转化等已经被很多大厂玩透,基本无缝可钻。几十年前的平台热已经饱和,用户体量已经难以新增,做内容只为了平台打工,做产品也只为精细化微创新,最终被大厂收购。Web3极大开拓了现有产品的边界,在crypto保证了账户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去中心化个体价值未被发现的时候,用代码对分配规则的重新定义,仍然可见有很多新叙事,所以Web3是仍是蓝海未被开发的处女地,应用最好是直接创造,做没有人做过或者还没验证需求完整的新应用。AA应用也是最适合Web2的产品技术进来,更完善的Web3基础设施能极大的扩展Web3的应用领域,出现更多新想法和新应用。虽然很多AA的新特性都能做成项目,但AA的形式不应该只有钱包(那就和metamask直接硬钢),而是作为用户入口中间层,跟很多应用无感结合。Web3还很早期,只做还没有人做或者还没做好的产品。AA最大的特点是Onboarding,首先是好的应用能够不断引入新用户,用刚需的工具。而每种产品的开发效率,实现效果和天花板都不同。这里选出我认为最好发挥出AA优势的产品,分线上和线下两种形式:(个人观点,未经验证,自圆自说,欢迎被锤)线上Onboarding:AA钱包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但如何Onboarding新用户。除了新应用有新玩法吸引,找到实在需求,导入新用户会效果会不一样。这可以从互联网历史找到一些启示,淘宝支付宝金融支付是是工具类物质需求,微信朋友圈社交关系链是精神需求,物质满足后会更倾向于精神粘性。所以微信大量用户时长切社交支付很容易,而支付宝用完即走很难打入社交圈子。

    最好的方式是从已有的用户基数找,互联网公司对用户数据为核心资产,竞争产品可能会直接封禁,做其附加属性,其实是很好新产品切入的方式。(比如很多教学类,光做产品和内容已经很难,还不如直接从大平台导流量)Web3应用是一种新形态,用户规模较小,切中大部分用户刚需可以有很多形态,仍需避免合规风险。社交应用会给了启示,通过创新玩法占领市场就会具有优势,最近FriendsTech带来新一波流量,特别对金融组合应用也是方向。Web3信任基础本身具有金融价值属性,产品和代码是实现自动化的必要条件,共识的根本仍然是流量,实现去中心资源有限,人群的注意力有限,不可能无限扩散,大V或者社群很容易就会引领价值流向。哪里种子用户基数最多,流量体量最多。有圈内圈外用户,特别对Crypto比较友好的应用,在哪个平台导入用户会为最优路径?答案似乎呼之欲出,就是Twitter,Twitter有大量Web3大V作为种子用户,传统圈也有大量名人在线。而且Twitter更加开放,平台需要内容,带来Web3内容形式更容易吸引新流量,是双赢选择。(没有说TON不好,只是觉得Twitter上仍是价值洼地)X-Wallet技术可行性:AA钱包更注重体验接近Web2,通过OAuth特定标志很容易计算出对应合约钱包,接收资产,每个账户能登录Twitter,就可以恢复合约钱包所有权,只要通过账户安全性校验就可以完全实现。在产品初始阶段只要实现第一性原理就可以,就是打造刚需产品成型能用。产品形式:也会大大影响获客效率,目前已经有实现的项目,比如PatchWallet,但获客效率仍然不高。这也得靠运营和产品形态,移动端用户的使用率更高,再者插件钱包用户教育成本,需要的是产品持续运营。产品可持续性是最重要因素,好的经济模型和不断开发迭代。(信任共识是很难建立)快速验证产品,触达和促活只是现在大部分产品第一步,然后是持续不断带来新用户和留存活跃度,产生正外部性或现金流,才可不断更新迭代和持续运营(Uniswap,MakerDAO,Aave平台)获客路径:从朋友的RWA-Wallet处获得启发,流量曝光也是很重要的。但价值刚需才是促成用户操作的第一步,用户需要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就好像微信的红包营销,通过去中心自发形成的打赏引爆,但大V的宣传和流量能把产品推向更高。通过不断引流和曝光,可以用很小的成本做黑客增长。用户可以在无感情况下收款,类似FriendsTech那样个人影响力变现,在拥有价值再去激活个人账户,并使用链上账户操作其他应用。产品后续:为了用户的留存,除了持续曝光和运营,新的玩法更加重要(此处可延伸更多方法)。为了持续不断产生新内容,开放平台会更重要,AA便拥有这种能力,设置机制更加开放和激励生态。另外无限延伸,比如跨平台和跨应用,账户更新和模块热插拔。

    真正做到一个AA账户,链上资源一键迁移使用。Web3产品不应该是走捷径,AA是目前比较确定方向,顺势不断持续去BUIDL就能跑出结果。Onboarding更多新用户是目前现阶段AA接入的优势和目标,而更大的目标,是带来Web3更多的产品形态和更优质的用户体验UX。个人意见,仅供参考,最近在招募开发者共建~线下Onboarding:除了能从线上平台Onboarding新用户之外,AA还带来了另一种从线下Onboarding用户的思路。传统的企业最难解决是渠道问题,区块链用作NFT会员和权益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已经有很多品牌提供NFT会员或者纪念品,这就很好融合了现在泛化的RWA的营销方案。我们假定人性是懒惰的,没有新激励机制宁愿保持原样。但是独特个性和附加价值能促进精神层面的满足,所以盲盒经济会爆火,而otherside的koda更具爆火和期待。AA账户带来了新的无感进入Web3体验,可以无私钥免Gas的交易,我们可以触达更多普通用户,让普通用户拥有更顺滑,更具链上组合性的AA钱包应用体验,但首先解决的是谁来付Gas费的行为。在传统商业里,我们宁愿承担品牌溢价,这部分溢价产生价值,在Paymaster设定分配机制,就可以很好填补普通用户链上交易费用。在产品价值的基础上,附加值其实是很难衡定的,而AA钱包可以提供了产品以外的新的激励方式,拥有更多流动性和更具想象力。所以传统商家会想尽一切新叙事占领流量洼地,Web3的AA营销更具大众化,能够拥有新的Aha时刻。AA-Marketing这里举更多在传统商业里使用AA的方案,AA账户可编程和可组合性,资产安全和多样性是其优势。对品牌商家的会员,提供AA钱包并存入会员优惠券,拥有特定优惠安全支付。对特定会议或场所,提供AA钱包带入NFTPass标记,可审查权限和使用付费。对个人和平台粉丝,提供推荐分享的回溯和奖励,钱包可保存操作记录和资料DID。...我始终觉得线下是成为强有力连接的节点,很多交互不止线上完成的。只有真正Web3与线下和更多行业结合,Web3区块链技术才能真正成为主流。我们如果大规模使用Web3AA产品,Web3不止是技术开发束之高阁的玩具,代码就是规则。也更需要传统市场营销,品牌设计,公关推广等更多方面的人加入,提供新思路新想法。抛转引玉,仅供参考,更需要强有力的人思考和落地~结语这篇文章离上一篇场景至少拖了6个月,直接招募项目成员害怕思考不够全。最近时间,人员比较合适,才准备开始做应用。从去年做Accountjs基础设施以来,应用想法一开始就有。AA每一个应用都能做成大项目,引进Web3用户群体至少是现在EOA账户的几倍。但目前仍没有足够多的应用跑出来,也许跟市场环境也相关。但无论怎么样,熊市仍是深耕技术的好时候。

Pixel Artist Pixel Artist
Happy Kittens Puzzle Happy Kittens Puzzle
Penguin Cafe Penguin Cafe
Animal Connection Animal Connection
Snakes N Ladders Snakes N Ladders
Pixel Skate Pixel Skate
BeeLine BeeLine
Draw Parking Draw Parking
Draw Racing Draw Racing
Soccer Balls Soccer Balls
Happy Fishing Happy Fishing
Crashy Cat Crashy Cat

FREE GAMES FOR KIDS ONLINE